|
嗶一下就付款,這種便利早就在你我生活中,只是若更方便的用手機來做呢?我搜尋了一些概念,來跟大家分享一下。我先用知道的情況來舉例,若大家有更好的例子;也可以提供給我喔。我們先從看的到的手機跟感應的日常來看,要怎麼說明它。
感應嗶一下,我想大家會先想到的就是悠遊卡了。除此之外,你家裡的電梯或大樓門禁,是不是也要嗶一下呢?嗶一下之後,為什麼讀卡機就知道你是誰,或者要扣多少錢?因為裡面主要是有一個安全元件(SE)。這個安全元件,更早之前就叫smart card, 你會在你的晶片信用卡,自然人憑證等卡片上看的到。它其實是一部小電腦,保護你的敏感資料;也可以用接觸式的讀卡機讀取,來確定你的身份,或做刷卡交易。(ISO-7816)
smartcard
延伸到現在的應用,我們可以透過NFC去讀取安全元件。當然該有的驗證,或作業系統的支援是必要的。目前Mifare(NXP公司)是一個代表,我們的門禁卡,悠遊卡,很多就採用mifare的識別方式。目前安卓的手機,若有NFC功能的,就有機會模擬成像門禁卡那樣的NFC標籤。支援範圍要從NFC手機本身可否與讀卡機溝通,讓讀卡機取得識別方式來確認。支援手機就可以做成被動的標籤角色(當然手機這麼聰明,也可模擬讀卡機);以標籤角色來說,就是接下來想討論的手機(電信)悠遊卡部份。
NFC手機示意
像上圖,電信悠遊卡,就是把SIM卡當做安全元件。若你的手機支援用SIM卡當做安全元件區的話,就能讓讀卡機讀到SIM上的mifare識別身份(其它種類的安全元件我們就不多說囉)。若這張SIM卡上有悠遊卡的識別資料,同時在悠遊卡公司記錄也是有效卡的話,你的手機只要開啟NFC功能,靠近悠遊卡的讀卡機就可以查餘額,扣款或儲值了。這完全是手機支援SIM當做安全元件的結果,電信公司只是跟悠遊卡合作,把識別資料放在SIM上。只是就經驗來看,目前很普遍的雙卡機種,大多只支援一個卡槽來讀安全元件;通常是第一個卡槽。
那遠傳的用戶,為什麼要下載friDay錢包APP呢?因為第一步,電信悠遊卡雖然先燒在SIM上了,但這個識別資料在悠遊卡公司還沒開通,同時電信悠遊卡要採記名制(好處是丟掉的話就可以跟悠遊卡公司掛失,把錢拿回來;跟實體的記名卡一樣),所以記名動作要讓friDay錢包來做。當APP可以讀到SIM卡上的識別資料時,就可以透過APP,向悠遊卡公司記名後開通;成功後就可以像上述那樣去嗶儲值或扣款了,暫時就可以把APP丟到一邊去。
不過媒人當然不能這麼早丟過牆啦,因為另一個好處;就是悠遊卡的餘額跟近六筆交易,之前實體卡也是要靠讀卡機讀出來;要去711的ibon或捷運站查詢。但電信悠遊卡就可以透過APP,在手機內部直接詢問安全區內的公開資訊,也就是查詢交易跟餘額。同時進一步的,市面上還有一卡通跟有錢卡,其實也都可以收納進SIM卡的空間的;有點像SIM卡的所有者房東(電信公司),把當中的不同房間租給不同公司(服務提供者)。房客有房間內私密的保險箱鑰匙,像儲值就要服務提供者驗過;但房東就可以隨便看看公開環境像是餘額。
同時,若你卡片上住了不只一個服務;APP也要協助切換,當NFC元件來問的時候,誰要出面回答;這就是預設卡。預設卡的結果也是記錄在SIM卡上,也就是若你把這張卡換到別的NFC支援手機,暫時不裝APP;手機還是可以用你最後的預設卡來回給讀卡機,繼續交易。所以上述角色合作的結果,你的手機才會變成悠遊卡或一卡通等交通卡,但主角還是你的手機。若你的手機不支援SIM安全元件,這篇文章對你就沒有幫助囉。
最後附帶一提的是,從接觸式的smartcard到非接觸的感應卡。現在大家信用卡應該兩種都有支援,若上面有天線記號跟接觸的金屬片的話。但裡面的安全元件晶片,有可能是分別獨立或是共用,就看服務提供者怎麼設計了。這段跟電信悠遊卡沒有關係,但可以說明SIM卡是不會有天線的,它要靠手機的NFC跟讀卡機溝通。所以你手機的感應位置,可以參考遠傳官網中,你手機的型號來查詢。
手機感應區
|
|